干货:如何知道你找的文献可不可靠?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研讲坛 Author 明明知道了
据统计,在2017年,已经发表了3046494篇研究论文,可见科学信息共享盛宴之大。然而,当中的研究论文质量良莠不齐,容易造成信息的混沌。
那么,随之而来的两大问题:
1.评价研究论文的可靠指标有哪些?
2.如何快速的找到论文的可靠程度?
一、筛选可靠文章的指标有哪些
当看到一篇研究论文的时候,我们常会说:这篇文章IF是多少分的。进而以此来评价该篇文章的可靠性。那么,依靠这种方式来筛选论文,是否真的可靠?
事实上,我们常说的IF,源自于Journal Citation Reports®(期刊引证报告,简称JCR,一个独特的多学科期刊评价工具,可以在期刊层面衡量某项研究的影响力),可全称则为影响因子(Journal Impact Factor),再看其定义:
因此,我们常说的IF是针对期刊,而非论文。那进一步,这种依期刊的IF来筛选论文的可靠程度,是否可行?
可行。站在研究者的角度,我做出了有质量的研究成果,当然得投给有影响力的期刊;同样地,站在期刊的角度,我这期刊的影响力蛮高的,你这低质量的研究论文投过来,你能预先打听下不,我好你也好吖。
但是,依靠评价期刊的指标来筛选研究论文,是否真的总可行?
目前来看,还做不到总可行。事实上,对于可靠,论文自身还有一个专属的指标:引用。引用,从方式上,分为自引和他引。从目的来看,可分为肯定的、否定的,这就意味着,发生引用关系,还得具体情况,具体分析吖。总体上,文章的被引数去到一定数量级以上(如300),那么该文章的可靠程度就来了。
那么,IF初选,引用分析精选,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。
二、scite助力引用分析,快速掌握论文的可靠
例如,一篇发表在Biol Psychiatry.(IF=11.5,精神病学领域的顶尖期刊)的文章,被引用数达到187,看着是一篇真不错的文章。但是,进一步发现,
引用当中有肯定(18),也有否定(2),大多数的只是简单被提及(167),那么,对于这篇文章,也许我们需要更加辩证地来看。
简单来说,评价一篇论文的可靠,就是看引用的论文对目的论文的评价是什么?他们验证了没?他们是否同意或不同意?或者他们只是顺便提到它?
而这,则是scite(网站:https://scite.ai/)正在努力做的事情。
我们可以通过scite来快速掌握目的论文被引的情况,简单、快速的就总体把握情况,避免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甚至几个月阅读所有引用的论文。
(scite的主页)
Scite的操作也极为简单。在搜索框输入相应的信息,搜索就出来该文章的被引分析了。先上效果图:
进一步的,可依据左边的过滤条件,快速筛选出具有核心的引用关系的论文,如支持、相矛盾。
同时,scite的Chrome、Firefox扩展程序已上线,在各大网站都使用,如下图的PubMed,右边显示出文章的被引概况,点击它,即可跳转到具体的被引情况,确实也是方便。
那么,做出这样的引用分析,scite是怎样做的呢?
通过深度学习和专家网络来分析数以亿计的引文陈述,scite将其归类为支持,矛盾或仅仅提及,并以易于理解的界面呈现结果。因此,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点击,检查科学论文是否得到支持或反对。
但是,我们都知道深度学习也并非100%地准确分析出所有的目的论文的引用情况,故scite团队建立了实时反馈的方式,以此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的论文的被引关系的情况分析。
所以,scite的这种方式,也获得了众多学术大佬的支持,例如下面两位。
同时,scite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(NSF)小企业创新研究(SBIR)拨款224,559 美元,用于支持深度学习平台的研究和开发(R&D)工作。此外,一旦企业获得第一阶段SBIR补助金(最高225,000美元),它就有资格申请第二阶段补助金(最高750,000美元)。
自5月发布以来,scite的发展势头可谓相当强势。所以,可以期待下scite的发展。
总的来说,通过scite,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目的论文如何被引用,最重要的是,可以快速找到值得深入阅读的论文。这不仅促进我们对研究论文的阅读理解,而且也可以给我们的课题研究如何开展提供一些比较客观的看法。
关注后获取《科研修炼手册》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、9